12月13日下午,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会。孔院教师和志愿者齐聚一堂,相互分享教学经验,为汉语教学献计献策。

此次分享教学经验的志愿者是乔恂,该志愿者已经是汉语教学的熟手,拥有超过两年的汉语教学经验,并且一直在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进行汉语教学,因而更了解当地学生学习汉语的问题之所在。他主要从“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提出了“汉字教学三多三难”,“字多-难记,形多-难写,音多-难读”。总结了近两年的教学当中,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常出现的错误。大家对乔恂同学的经验交流表示了极度的认同,并认为在自己的教学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乔恂同学也探索了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采取的教学方法,认为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书写、识读、指认、记忆。“词汇教学”部分,他提出了“词汇教学三步走”的教学方式,首先是要求教师对词汇进行预先的处理,筛选重点及非重点词汇,在课堂当中有主次的给学生讲解,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接下来在生词讲练部分,乔恂为大家展示了多种生词讲解和操练的方法,如:翻译法、直观法、利用上下文语境讲解生词法、搭配法、借助文化拓展词汇法、语块教学法等。其他志愿者在聆听的过程中,认真记录笔记,并且一致表示这些生词讲练的方式非常有效,希望接下来运用于自己的汉语教学当中,并表示此次经验分享交流会对自己今后的汉语教学非常有帮助。最后,乔恂还提到了“生词的总结和复习”,主要采取“归类听写”和“主题词汇集”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回顾词汇。

之后,在场聆听的志愿者和老师,就此次经验分享交流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一致表示收获颇多,认为此类形式的交流会对汉语教学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希望将此活动长此以往的坚持和开展下去。
在开展本次教学经验交流会之前,李卡宁院长以及教学主管翟菁老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教学旁听。亲自走进每一位志愿者和教师的汉语课堂当中,在教学旁听中发现了每一位志愿者的优点以及不足。学生也深切的感受到了孔子学院领导对汉语教学的重视,表示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收获很大。
供稿:夏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