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主题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

当天的活动分为五个节日版块同时进行,分别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每个版块均有5组参与者,每组时长20分钟,参与者可以在组间更替时休息和选择其他的节日版块活动。每个版块的活动都与其主题节日相关,或是知识问答,或是民俗体验,或是传统游戏PK。参与者纷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跃跃欲试。另外,参与活动还有机会得到十二生肖的印章,根据印章数量可以得到不同的中国特色纪念品。现场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春节”时会贴春联,贴窗花,而在“春节”版块中,教师王漫从“春”字入手,为大家表演书法,并现场教授;教师赵珊从“囍”字入手,带领大家巧剪窗花。参与者纷纷尝试,专注练习。

“清明节”,人们除了祭祖扫墓外的另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踏青游玩。在这个版块中,教师孙晓蕾带领学习者们制作简易风车,组装竹蜻蜓,体验传统的“陀螺”游戏。大家时而专注制作,时而开心讨论,兴趣盎然。

“端午节”吃粽子,在这个版块里,参与者可以进行“筷子夹米”的体验。教师胡婉英、苏莎还带领大家进行了拼字的游戏,不仅给参与者们带来了乐趣,还潜移默化地帮助参与者习得了不少汉字。

“七夕”是俄罗斯人知之甚少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教师张莹结合视频短片,给大家介绍了七夕的由来和传说,进行了小小的知识问答,并带领大家进行体验活动——“用水彩绘制脸谱”。参与者们纷纷发挥想象力,进行“水彩脸谱创作”。活动结束时,大家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在这个版块中,教师高璐、娜塔莉亚介绍了“中秋节”的由来,然后带领大家体验中国传统的宴饮游戏——“投壶”和考验眼力、决断力的益智游戏——“挑棒”。参与者们大多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游戏,纷纷表示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体验活动结束后,孔院还安排了冷餐会,请大家品尝地道的中国菜。参与者们纷纷表示了对中国菜的喜爱。
供稿: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