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6日,由慕尼黑孔子学院主办的第十三届慕尼黑华语电影节(Chinesisches Filmfest München)在慕尼黑市立图书馆Gasteig HP8隆重开幕。
本届电影节将持续至11月20日,期间共展映16部优秀华语影片,涵盖剧情片、纪录片与短片等多种类型。除放映活动外,电影节还将举办卡拉OK、麻将俱乐部、茶艺体验等互动环节,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搭建中德观众深入交流与理解的桥梁。
慕尼黑孔子学院院长高芳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慕尼黑华语电影节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通过电影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她指出,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连接不同社会与历史经验的桥梁。慕尼黑市立图书馆总部代表萨拉·赫根勒特(Sarah Hergenröther)在发言中回顾了图书馆三十多年来与文化机构的合作历程。她表示,Gasteig HP8一直致力于放映原声配字幕的国际影片,让观众通过电影走近世界各地的文化。自2017年起,慕尼黑华语电影节成为这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电影节通过新作品、经典作品、处女作与纪录片的多元呈现,为观众展现出中国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面貌。

开幕影片为中国导演费穆于1948年执导的经典之作《小城之春》。影片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内敛的影像语言,讲述了江南小城中一段压抑而动人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该片曾入选“中国电影百年十大佳片”,并被英国《视与听》(Sight & Sound)杂志评为“世界影史百部经典影片”之一。开幕式吸引了来自各国的电影人、文化学者及影迷到场观影。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表示,《小城之春》是她心目中的“白月光”影片。影片以简洁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她尤其期待能在大银幕上细细体会其中的场景设计与影像语言——那份克制与优雅,正体现了中国电影早期的艺术成熟度。映后,不少观众赞叹影片以黑白影像传递出的含蓄与力量,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与情感张力。

在接下来的两周中,电影节将陆续放映多部具有代表性的华语影片,主题涵盖社会变迁、女性视角、代际关系及城乡记忆等。主办方希望通过丰富的影片选择与多样的文化活动,展现当代华语电影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自创立以来,慕尼黑华语电影节已成为德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电影为媒,促进跨文化理解与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