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来自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刘灿姣教授应邀出席伦敦孔子学院中国研究论坛第二十三讲,以“小村落里的大发现”为题,为英国师生展示了勾蓝瑶寨水龙祠壁画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对这一发现的全球首次公开展示。
湖南省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的勾蓝瑶寨作为明朝洪武九年被朝廷敕封的江永“四大民瑶”之一的勾蓝瑶族居地,是瑶族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勾蓝瑶人崇佛尊道,信巫敬神,居住地内寺、庙、宫、观等宗教建筑众多,水龙祠便是其中一座对称式四方院落结构的宗教建筑。2016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首次发现其右边走廊以及主殿的三面墙壁上有五铺明代壁画存世。据考证,水龙祠壁画是目前所见我国南方地区地面建筑中遗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好、面积最大、规模最盛、题材与内容最为丰富和独特的壁画,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所见的瑶族地区大型壁画,因而具有非常突出的瑶族文化与艺术特征,以及重大的历史文化与学术研究价值。
刘灿姣教授展示了她所在的课题组的最新VR(虚拟现实)成果,为在场观众展示了勾蓝瑶寨的全景图。刘教授还表示,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正在研发此VR的中英双语版本,以便能更为广泛地传播她们的“大发现”。
本次讲座不仅激发了英国师生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壁画的兴趣,也引发了大家对传统村落文化和艺术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思考与讨论。
撰稿:袁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