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刘震云文学电影慕尼黑之行

2017-04-02 

为了让欧洲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社会,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策划了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3月17日至4月4日期间,著名作家及编剧刘震云一行途径荷兰、捷克、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和德国,通过作品朗读、文学对话和电影播放等形式向欧洲读者展示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

dsc_5609_副本

4月1日,刘震云先生一行到达这次文学电影欧洲行的最后一站——慕尼黑。慕尼黑孔子学院与慕尼黑艺术家基金会一起承办了此次活动。晚上七点,“刘震云文学之夜——朗诵与对话”在慕尼黑艺术之屋拉开帷幕,到场的嘉宾除了刘震云外,还有刘震云作品《我不是潘金莲》的译者Micheal Kahn Ackermann以及活动主持人Dr.J.Bartz。本次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华人以及对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德国人参与,全场座无虚席。

在文学之夜中,刘震云首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观众们介绍了他来欧洲各国的感受,他谈到:“不是我自己来到欧洲各国,而是我的作品带我来到这些国家”。接着,《我不是潘金莲》的译者M.Kahn Ackermann用德语朗读了本书的一个章节,观众们无不全神贯注地侧耳倾听,享受着文学在心中的沉淀。朗读完毕后,三位嘉宾就作者和译者的文学中的幽默、小说和译文的结构以及文化沟通问题进行了讨论,刘震云认为“世界上最难翻译的是幽默,因为幽默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态度、最高智慧的体现”。译者Ackermann尽量将这种中国式幽默传达给德语区的读者。最后,现场观众对三位嘉宾踊跃提问,这反映了听众对刘震云作品以及作品背后中国文化的浓厚的兴趣。文学之夜后,刘震云和Ackermann举行了书籍签售活动,并且亲切地同大家交谈合影,文学之夜在这样一片温馨的气氛中结束。

刘震云签售_副本

4月2日上午十一点是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的放映及与该片青年导演刘雨霖的对话活动。刘雨霖女士首先对各位观众的参与表示了感谢,然后和现场观众对此部电影的观影体验展开了深层次的交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思想上的对话与碰撞。看完电影之后,观众们还品尝到了慕尼黑孔子学院为大家准备的精美中国小吃,大家一边享受美食一边交流这次刘震云文学电影慕尼黑之行的想法与感受,久久不愿离去。

上一条: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亮相“埃尔兰根春天”活动 下一条: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亮相“埃尔兰根春天”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