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中华语言文化的全球书写”系列讲座第五讲成功举办

2017-05-11 

微信图片_20170513164557_副本

5月11日下午,“中华语言文化的全球书写”系列讲座第五讲在我校图书馆四层会议厅举行。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主任宁继鸣教授做了题为“孔子学院的价值、贡献与困惑——兼谈国际汉语教师的社会身份和职业要求”的讲座,讲座由孔子学院工作处张晓慧处长主持。

宁继鸣首先介绍了孔子学院的价值、贡献与困惑,他回顾了从孔子学院从最初创建到现在发展的基本情况,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民众对孔子学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指出,孔子学院的话语表达方式极富影响和感染,是一个具有完美逻辑,稳定框架和丰富内涵的有机系统,是基于物理存在和传播实践的话语表达,是基于文本呈现与内涵诠释的话语表达,是基于价值生成与影响扩散的话语表达。他认为,孔子学院应坚守教育属性不能动摇,服务国家战略义不容辞,但不应承担“无限责任”。

接着,宁继鸣阐述了国际汉语教师的社会身份。他指出,汉语加快“走出去”的关键是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在特定的环境或语境下,当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时,就会出现“次序选择”问题,如果此时不能做出恰当理性的选择,表达出来的话语就会陷入模糊和尴尬的境地。他认为,国内大学对师资的培养缺乏批判性思维和通识教育。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落脚点首先应该在“教师”而不是“国际”。

最后,宁继鸣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了职业要求。他认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完善汉语素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科学实现汉语教学、文化传播的策略和能力。每个国际汉语教师都是中国的名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项具有“学术范儿”的能力,通过“讲故事”或传播的手段影响他者的认识与理解,只是在象征层面上的努力;若要达到改变他者认知与理解的愿望,需要在实践层面上的不断总结和进步。讲座结束后,听众与宁继鸣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国家汉办政策法规处、北外孔子学院工作处、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外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其他院系师生60余人聆听了讲座。

 

 

 

上一条:列日孔子学院举办第五届多媒体学生汉语作品展 下一条:列日孔子学院举办第五届多媒体学生汉语作品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