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日至3日,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晋炜应邀出席在西班牙莱昂大学(Universidad de León)孔子学院举行的“第五届当代中国学国际研讨会”并作主旨演讲。本届大会以“东西方接触与对话”为主题,汇聚了来自12个国家、60所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西方学术与文化交流的前沿议题。
在大会开幕式上,莱昂大学校长努里亚·冈萨雷斯·阿尔瓦雷斯(Nuria González Álvarez)委托副校长何塞·阿贝托·贝尼特·安德里亚斯(José Alberto Benítez Andrades)教授致词;莱昂市长何塞·安东尼奥·迪兹(José Antonio Diez Díaz)发表讲话,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教育参赞侯永峰通过视频表示祝贺,莱昂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彭逢春与西方院长奥斯卡·费尔南德斯(Óscar Fernández Álvarez)也先后致词。

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晋炜应邀出席并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她以《剖析耶稣会士汉字译本的历史价值与现代启示》为题,系统回顾了自16世纪下半叶以来,耶稣会士如何依托古典语言和罗曼语的训练,逐步进入中文书写体系,并尝试建立较为系统的汉字拉丁字母转写方案。王晋炜指出,从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co Javier )开启海外传教的探索,到利玛窦(Matteo Ricci)、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等深入中国的传教士,他们的努力促进了在西汉学的发展并奠定了基础。她强调,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理解另一种世界观的桥梁。文化交流不能以强加为前提,而应深入对方的文化语境,尊重其语言、思维与生活方式。除发表主旨演讲外,王晋炜还担任了10月2日主旨发言环节的主持人。
本届研讨会共设16个专题论坛,涵盖语言文学、翻译、历史、政治、社会学以及国际中文教育等多个领域。参会的知名学者包括: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马康淑(Consuelo Marco Martínez)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徐宝锋教授,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中心主任罗贝托·拉夫塔尼(Roberto Lafontaine),同济大学沈骑教授,格拉纳达大学(Universidad de Granada)高伯译(Gabriel García-Noblejas)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夏登山教授等。
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桥梁,本届研讨会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也展现了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与当地学术界的沟通与合作,今后亦将秉此初心,与欧洲汉学研究学者们共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