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5日,由国际鲁迅研究会主办,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鲁迅研讨会暨国际鲁迅研究会第八届学术论坛顺利召开。研讨会的主题为“知识的迁移:鲁迅与欧洲文化”。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来自亚洲、欧洲及阿拉伯地区的近30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7月3日上午9时,研讨会在维也纳大学Aula讲堂拉开序幕。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教授主持开幕仪式,国际鲁迅研究会会长、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朴宰雨,维也纳大学前任副校长魏格林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中国鲁迅研究会代表张福贵教授等致辞,阐述此次论坛在欧洲、在维也纳以及在孔子学院举办的多重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使馆教育处主任董卫国出席会议开幕式。
来自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朝鲜大学、梨花女子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法国里昂大学,中国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学者专家,围绕“鲁迅对欧洲文化的接受与传播”、“鲁迅思想研究”、“鲁迅在亚洲、非洲、美洲传播与研究”、“鲁迅在欧洲的传播与研究”等分主题,将鲁迅研究置于跨文化视角下展开了充分的交流。

7月3日晚上,与会专家参观了著名音乐家——莫扎特故居,并一同欣赏了中国传统乐器与莫扎特经典代表曲目交织而成的音乐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中国鲁迅研究会代表张福贵教授代表国际鲁迅研究会向莫扎特博物馆赠送了一副写有鲁迅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书法作品。本次参观活动也为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与莫扎特博物馆的文化交流合作拉开了序幕。
本次研讨会是继在中国北京、印度新德里和美国哈佛大学、韩国首尔、中国苏州大学、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举办后的又一次国际鲁迅学术研讨盛会,也是第二次在欧洲成功举办的鲁迅研讨会。会上各位学者着重讨论了鲁迅在受近代欧洲知识生产体系特点影响下的自我现代意识和民族精神的觉醒,以及这种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新思潮在鲁迅作品中的体现。鲁迅作品的多语种译本以及其在海外尤其是在德语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也是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7月4日晚,与会专家学者们共同观赏了由当地著名大提琴乐师和歌剧演员联袂奉上的鲁迅作品《孔乙己》和《狂人日记》的德语译本朗诵表演。与会专家学者对此次维也纳鲁迅研究会论坛给予的高度评价,认为本次研讨会暨实现了在跨文化视角下的鲁迅学术研讨,又是一次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具体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实践体验,可谓一次中国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的迁移过程,与本次研讨会主题相映成趣。
撰稿: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