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德国杜塞尔多夫一年一度的中国节活动如期举行。连续一周的阴雨天气在清晨告一段落,晴朗的天空增添了温暖的节日气氛。市政厅广场人头攒动,上方是高悬的大红灯笼和各式精美的风筝。

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全力支持此次庆典,教师们一早来到现场,为市民介绍孔院特色课程,设置迷你汉语课堂和书法课堂,并为数百名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汉字体验课。

舞台以红色中国结为背景,六个楷体汉字“山、水、人、女、子、好”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一侧大屏幕上辅以汉字的象形图画。教师陈露深入浅出地解说了六个汉字的音义、来源和演变历程。对台下数百德国观众来说,原本陌生繁杂的汉字此刻变得奇妙充满趣味。在“听声拍汉字”环节,九位观众自发走上舞台参与汉字游戏,观众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教师向获胜观众赠送剪纸礼盒。一堂体验课在孔院为杜塞尔多夫市献上“好山、好水、好人、好酒”的祝福中结束。

教师谢萌、刘颖为路过的市民带来四堂迷你汉语课,牛骅翀的书法课堂也吸引了当地小朋友们驻足参与。曾在孔院学习的福尔克,登上中国节舞台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单口相声。
此次中国节活动不仅宣传了孔院的特色汉语课程,更使杜塞尔多夫普通民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撰稿: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