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第二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研讨会在维也纳大学成功举办

2017-10-18 

2017年10月13-14日,第二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在维也纳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维也纳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研讨会的主题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出导向法”,5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师以及维也纳当地本土汉语教师参加了会议,就“产出导向法”在英语和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讨。

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王文斌主任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张朝意处长、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教育处周志强教授、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李夏德院长(Richard Trappl)、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张晓慧处长、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主席Wolf-Dieter Rausch教授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对于中国和欧洲的学术交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文秋芳教授做了题为“产出导向法介绍”的主旨报告,全面讲解了“产出导向法”产生的背景、动因和发展历程,并详细阐述了“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和特色。

此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欧洲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参与研讨,其中包括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亨利·威德森教授(Henry Widdowson)、芭芭拉·赛德霍夫教授Barbara Seidlhofer、匈牙利罗兰大学伊芙·伊利诗教授(Éva Illés)、德国图宾根大学库尔特·科恩教授(Kurt Kohn)、瑞士弗莱堡大学依瑞斯·沙乐·施瓦娜教授(Iris Schaller-Schwaner)、意大利维罗纳大学保罗·维托雷教授(Paola Vettorel)等。

研讨会上,“产出导向法”研究团队详细介绍了“产出导向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显著效果,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教师团队也汇报了“产出导向法”在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初步研究成果,他们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海外汉语教师积极展开互动,各位专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为本次研讨会提供了有力支持。维也纳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建设的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已走过10余年的路程,在两校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中外语言文化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产出导向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带领的团队构建的适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创新教学方法,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教学效果逐渐显现,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此次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旨在与国外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扩大“产出导向法”在海外的影响;同时把“产出导向法”借鉴到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中,帮助更多学习者有效提高汉语水平。

上一条:世界针联“一带一路”中医针灸风采行 “中医针灸展”克拉科夫站正式开幕 下一条:第二届波兰国际中医大会在克拉科夫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