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日,由克拉科夫孔子学院主办的“中波电动汽车产业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专题讲座与工作坊在雅盖隆大学近远东研究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作为2024–2025学年雅盖隆大学“当代中国”同等学力硕士项目的收官讲座,特别邀请了波兰Ubiquity Service公司首席执行官何立明作为主讲嘉宾,面向该项目的30多名学员展开了深入分享与互动体验。

活动伊始,克拉科夫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慧玲对主讲嘉宾与学员表示欢迎。随后,何立明介绍了当日活动的内容安排,并邀请全体学员移步至学院停车场,近距离观摩了四辆来自中国奇瑞的国产混动和电动汽车,涵盖奇瑞汽车旗下的欧萌达、捷途、星途等品牌。不少波兰学员当场积极提问,对中国品牌汽车的科技配置与外观设计表现出极大兴趣,“外观设计高端大气,车内科技感十足,体验非常惊艳,中国汽车产业太赞了!”这几款中国汽车在校园内也吸引了不少围观目光。


试驾体验后,讲座部分正式开启。何立明以英文讲授,并结合自己在欧洲工作的经验,从四个方面深入介绍了中国汽车产业现状与对波兰的影响。首先,他概述了全球汽车系统的结构和现状。接着重点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的发展,包括电动化技术、电池制造、智能驾驶系统、高频率产品迭代,以及与国际设计师合作的品牌策略。同时,他还展示了2025年以来中国在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方面的探索成果。


在分析中波合作现状时,何立明提到,中国车企有意向进入欧洲市场,而波兰也有其区位、制造和市场潜力,中波存在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间。他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波兰在汽车产业的主要投资情况,以及中国企业在波兰的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应用与法规适应等方面的现状。最后他指出,在欧洲的中国汽车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需加快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本地化制造,抓住波兰电动化初期带来的上下游市场机遇。

提问环节中,学员就飞行汽车落地前景、中波技术合作机制等话题踊跃提问,何立明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员对中波电动汽车产业现状的理解,也为推动中波绿色交通合作提供了启发。同时作为收官讲座,更为2024-2025学年雅盖隆大学“当代中国”同等学力硕士项目画上了精彩句点。该项目由克拉科夫孔子学院自2016年起与雅盖隆大学近远东研究学院联合开展,旨在通过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政治与经济,为有志于从事中波交流合作的波兰学员提供知识基础与实践技能,提升在多元文化和专业环境中与中国社会各类代表互动的能力。通过此次“理论+实地”结合的学习形式,波兰学员亲身感受到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技术革新速度,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当代发展的认知。
供稿 克拉科夫孔子学院 刘超
供图 克拉科夫孔子学院 杨慧玲、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