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6日,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第六期“中东欧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来自中东欧12个国家的42名本土汉语教师参加。中国驻匈牙利使馆教育组负责人吴华,罗兰大学副校长、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郝清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吴华指出,“中东欧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中心”为区域性汉语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为中东欧各国与中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郝清新回顾了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对汉语教学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他强调,在孔子学院总部 /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培训中心在汉语推广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主任周小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学松分别从“全球汉语教材库”的内容和使用方法、“汉语的类型特点和文化特点”、“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等方面展开讲座内容。周小兵教授以罗兰大学孔子学院自编教材《匈牙利汉语课本》为例,积极鼓励各国教师编写本土汉语教材。此外,罗兰大学中文系教授包甫博、英语系教授克里斯托弗·瑞恩(Christopher Ryan)应孔院邀请,向培训学员介绍了各自的相关研究成果。

此次培训帮助本土汉语教师丰富了语料库信息,提升了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技能。来自各国的本土教师表示,本次培训不仅充实了理论知识、获得了教学实用信息,还启发了教学新思路,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此类的培训机会。
“中东欧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中心”设于罗兰大学,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六期培训,逐渐成为中东欧地区本土汉语教师丰富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中东欧国家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撰稿:徐荟尧、王凡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