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7日,为庆祝2025年“国际中文日”,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携手埃尔兰根市和西门子公司,在埃尔兰根市福到大厅(Redoutensaal)奏响“春天的旋律”音乐会,生动展现中国民乐的独特魅力。慕尼黑总领馆副总领事邓铭,领事王从兵、刘山林,埃尔兰根市议员布朗(Alexandra Breun)、埃尔兰根市国际关系局中国项目负责人奥托(Tobias Ott),纽伦堡市国际局局长舒斯勒(Christine Schüssler)等嘉宾出席音乐会,与400多名观众一同沉浸于这场美妙的音乐交流之中。《埃尔兰根日报》(Erlanger Nachrichten)特派记者前来报道。


音乐会开始前,纽伦堡-埃尔兰根孔院德方院长徐艳(Dr. Yan Xu-Lackner)首先感谢了中央音乐学院音孔办及基地的组织协调,感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的老师们远道而来,带来精彩演出。接着,她向埃尔兰根市和西门子公司表达谢意,并感谢开元集团总裁周鸿图和德中堂创始人钟文君前来参加并带来精美的抽奖礼物,她特别感谢了各位在座的观众对纽伦堡-埃尔兰根孔院的大力支持。

邓铭在致辞中,对纽伦堡-埃尔兰根孔院以音乐和语言为桥梁,带领德国民众领略地道中国文化的努力给予高度认可。他特别提到,德国巴伐利亚州向来有着对华友好的历史传统,文化交往尤其是语言推广与传播领域的合作,始终是中德及中巴州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埃尔兰根市议员布朗在致辞中强调了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尤其在当下的形势下更显意义非凡。她感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基地组织音乐家们不远万里而来,用音乐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布朗还分享道,学生时代的她曾参加纽伦堡-埃尔兰根孔院的文化体验课,正是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促使她学习过一段时间的中文。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2013年组建,乐团成员均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其中不乏在乐坛享有盛誉的新生代演奏家,多人多次荣获国内国际重大音乐赛事的最高奖项。此次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国际中文教育(音乐)实践与研究基地的组织赴欧洲演出。音乐会上,二胡、琵琶、古琴、扬琴、笙、笛子、中阮和古筝交织相融,流淌出美妙的音符。演奏家们不仅带来《春江花月夜》《龙船》《二泉映月》等经典曲目,还演绎了《色空》《双阙》《敦煌新语》等对于欧洲观众而言较为新颖的曲目。演奏家们通过音乐,带观众领略了云南的秀丽风光和独特人文,感受了丝绸之路上敦煌的神秘魅力,体会了西北地区的粗犷豪迈,呈现了丰收后人们激情欢舞的场景,传递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真挚友情,以及驰骋疆场的威武气概。每一首曲子都被演绎得细腻生动,现场掌声不断。

作为特别环节,中央音乐学院音孔办及基地主任樊薇作为抽奖嘉宾,为现场来宾抽取了由开元集团、德中堂和纽伦堡-埃尔兰根孔院精心准备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