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2日,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区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在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技术系阶梯教室为2025年夏季学期入学的新生举办了迎新会。现场气氛热烈,约有60名中国留学生到场。慕尼黑总领馆教育组领事王从兵出席活动并进行专题发言,他围绕在德留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问题进行了宣讲。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教学主管张鹤馨向新生分享了她在中德文化间沉浸交流的亲身体验与心得体会。

张鹤馨以中德双方饮食差异作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德不同的就餐方式。在交流中,她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德国,中餐往往被本地化为“德式中餐”,而在中国,西餐同样被本地化。在讲座中,张鹤馨向新生介绍了德国细致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这不仅体现了德国社会对资源回收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此外,张鹤馨还就中德两国在医疗理念上的差异进行了阐述。她就中德在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她表示,思维差异不仅体现在生活细节中,也影响着人们的沟通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中德文化思维差异不是障碍,而是彼此理解的起点,留学生活才刚刚开启,同学们可以先少一些评判,多多体验,在与德国人真实的相处、交流过程中慢慢地了解这个国家,也许会看到甚至喜欢上“另一种逻辑”。她的分享引发了现场同学的广泛共鸣与热烈讨论。
报告的最后,张鹤馨向同学简要介绍了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的发展概况,并重点推荐了诸如“中德语伴之夜”“艺术空间展览”“新春音乐会”等具有中德文化融合特色的品牌活动。她诚挚邀请同学走进孔院、参与活动,亲身感受中文的魅力与中德文化交流的精彩。
供稿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 张鹤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