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伦敦孔子学院举行了中国学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六讲——“昆曲与园林——中国戏曲史上的花园时代”。本次讲座伦敦孔院有幸邀请到上海交大人文学院副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姚旭峰老师担任主讲,为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声情并茂的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包括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周边高校的师生、访问学者及社会人士到场参加。

中国戏曲史上,有一段重要的演出史藏在园林深处,繁盛阶段从明中叶到清中叶,流行的戏曲样式为昆曲。这个阶段若以西方戏剧史为参照,高潮期对应着英国戏剧的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即莎士比亚时代。讲座伊始,姚旭峰首先介绍了昆曲何以同园林发生关系,通过音像资料展示昆曲如何在园林中进行演出,引领大家探讨了这一演出方式如何反向影响了戏曲的形态与精神,结合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和《桃花扇》,讨论了园林意象蕴含着明清文人怎样的心理历程。姚老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自己与昆曲结缘的故事,在场听众如同身临其境,对昆曲心驰神往。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了帷幕,姚旭峰解答了在场嘉宾关于“昆曲曲调变异”、“流派差异”、“对青春版《牡丹亭》看法”等问题。到场嘉宾对本次讲座内容赞誉有佳,希望伦敦孔院多举办此类的讲座。伦敦孔院将继续致力于将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高端学术讲座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供稿:林佳怡